ST银广夏核心资产六成股权500万元拍卖中联实业空手套-【新闻】
大股东中联实业以区区500万元,受让ST银广夏(000557.SZ)主营业务贺兰山酿酒公司62%的股权,令这个2001年8月爆出丑闻的上市公司,再次受到外界对其内幕交易的指责。
蹊跷的交易
今年3月31日,ST银广夏公告称,3月30日收到山东省滨州市中级法院裁定书,已将广夏(银川)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(下称贺兰山酿酒)62%的股权及相应的其他权利拍卖给中联实业,以偿还2008年12月拖欠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的货款。
表面看,这是一笔寻常交易。但记者发现,交易背后并不简单。
首先,ST银广夏卖掉的唯一生产经营性核心资产,只卖出了500万元。
据贺兰山酿酒有关人士介绍,公司组建于1998年1月26日,资产2.7亿多元,是ST银广夏主要生产经营性企业和主要利润来源。“如果ST银广夏失去这部分资产,那么就断了利润源,运营风险大增。”
从另一个角度看,卖掉这么好的资产,是否公司山穷水尽呢?
其实不然。ST银广夏去年三季报显示,公司拥有货币资金3250万元。导致贺兰山酿酒62%的股权被拍卖的直接原因,则是拖欠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货款405.41万元。
稍加比较不难发现,ST银广夏并非无力支付欠款,却选择拍卖核心资产贺兰山酿酒的股权。
价值仅500万元?
令人惊讶的是,ST银广夏的贺兰山酿酒62%股权并没有卖出好价钱,甚至被指有利益输送的可能。
根据ST银广夏拍卖公告,贺兰山酿酒62%的股权拍卖价格依据的是2007年12月31日的股权评估数据。
然而,去年12月,贺兰山酿酒已完成债务重组,其高达1.8亿元贷款中已减少1.6亿元负债,净资产明显提升,估计价值约3000万元。更何况,贺兰山酿酒的存货价值接近3000万元。
这就难怪,500万元拍卖掉贺兰山酿酒62%的股权遭到质疑。
更有意思的是,上述股权本该去年12月22日拍卖,却被拖延到今年1月,其间贺兰山酿酒恰好完成债务重组。但ST银广夏3月30日后才公告。
ST银广夏董秘紫小平声称,对于ST银广夏旗下资产的拍卖并不知情,没有收到法院的正式文件。
紫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滨州中院和滨州市道勤拍卖有限公司(下称道勤拍卖)并没有通知拍卖时间表,今年3月30日才出具正式书面文件,但当时拍卖已过两个月。
根据ST银广夏公告,去年12月4日,滨州中院曾向公司送达《股权拍卖公告》,拟定于12月22日公开拍卖。
12月22日,公司从道勤拍卖和滨州中院获悉,贺兰山酿酒股权将延期拍卖。但道勤拍卖及滨州中院未告知公司时间表。
这就是说,今年3月20日,法院拍卖ST银广夏资产,连董秘都毫不知情。
“那么,大股东受让资产的公开性何在?”有投资者质疑。
记者采访道勤拍卖得到的答复是,“没有义务通知公司,拍卖公司只负责委托拍卖,并对竞标公司保密”。滨州中院则拒绝记者采访。
知情人士分析认为,可能是担心500万元拍卖价引起指责,所以不愿发布。“我们去当地证监局举报,直到公司高层被证监局叫去问话,才在第二天发布公告。”
“ST银广夏不可能不知道股权拍卖时间,因为公司不少高层都是大股东中联实业委派。作为受让方,对拍卖不知情是完全不可能的。”上述知情人说。
3万亩葡萄园
更重要的是,贺兰山酿酒62%的股权价值可能远不止账面价值,因为贺兰山酿酒尚有超过3万亩的政策划拨用地没有计入账面。
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,贺兰山酿酒先后开发了3.2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种植基地,全部位于“贺兰山东麓葡萄酒”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内,同时拥有面积10028平方米、年生产能力1.5万吨的发酵厂一座;面积4430平方米、年生产能力2万吨的灌装厂一座;容量30-70吨的发酵、贮存罐446个。
“股权拍卖后,3.2万亩地也将和ST银广夏‘分手’,这相当于把ST银广夏彻底掏空。”上述人士表示,政策性划拨土地很可能随公司转移,或被政府低价卖给中联实业。无论怎样,中联实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,而ST银广夏则成为空壳。
紫小平告诉记者,目前土地的处理没有方案,股权还没有过户,可能存在变数,但可能性并不大。
空手套?
事实上,不少投资者认为,掏空ST银广夏的根本推手非中联实业莫属。
“中联实业上演了一场白手起家的好戏。2002年,中联实业以零价格受让ST银广夏7670万股,并没有拿出真金白银。但四年来,中联实业在公司大小非解禁时,套现近3000万股,获得现金超过2亿元。去年三季度显示,中联实业持有ST银广夏2381万股。”长期跟踪ST银广夏的谭正标表示,中联实业已把目光转移到公司核心资产。
在他看来,剩下空壳的ST银广夏前景艰难,重组难度不小,“一方面总股本6.86亿股相对较大,重组成本过高。另一方面大股东持股比例5.18%,相对持股分散,不利于重组,与其他ST公司相比没有优势。”
据谭分析,银广夏迟迟不公告贺兰山酿酒62%股权拍卖事项,可能与布局重组有关。用去年悲观的年报和中联实业的减持打压股价,等股价下跌后,再重接筹码谋定向增发。